西南财经大学交子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
近年来,全球零售银行面临着多方面挑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传统的零售银行业务模式也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撼动。过去数年,零售银行业一直处于颠覆性发展的前沿,金融科技公司和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抢占零售银行领域的市场份额,零售银行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低利率环境、利润率下降以及疫情发生后期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破产的风险不断增大,也使得零售银行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值得关注的因素同时还有,疫情防控期间,作为银行客户的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众所周知,客户是一个银行的根基,而这一根基正在受到数字化挑战者的冲击。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全球消费者正持续转向数字银行服务:他们希望银行能够像金融科技公司一样提供迅速便捷的服务,并愿意为获取便利而分享其数据;他们倾向于使用数字化的方式和银行互动,希望获得定制化、可靠便捷的产品和服务。在此大趋势下,全球零售银行和从事零售业务的金融机构不仅要直面来自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还必须关注正在演变的消费者行为。
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消费者更加青睐于转向数字银行,银行网点的使用率将会进一步下降。新老用户可能都会选择线上服务而非亲自到访网点,数字化意识强的客户很可能流失到数字化能力强的银行或者灵活创新的新兴金融科技企业。这可以从疫情发生期间数字化服务领先的银行市场份额显著增加窥见一斑。因此,零售银行必须向基于平台的模式转变,持续保障客户体验并以此推动增长和创新,从而保持竞争力,重新定义长期存在的准则,最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以说,这场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加速了零售银行4.0时代的到来。在零售银行 4.0 时代,O2O 场景融合的新生态又将得到怎样的重塑?金融科技赋能于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先后经历了互联网银行、开放银行、生态平台建设与远程银行等主要发展阶段。伴随疫情而兴起的非接触金融模式,引发业界关注点从开放银行、生态平台过渡至远程银行创新发展。而远程银行则成为当下阶段数字化银行发展的最新成果标志,作为智慧零售银行的典型代表,远程银行正在展现出客群定位、用户画像、隐私保护、运营管理、平台治理 5 项 " 数智化 " 能力。正如零壹财经 · 零壹智库副总裁于百程所说,零售金融转型已进入新纪元,其正从 " 外部依赖 " 走向 "AI 数字人与自建生态 "。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开始弥合金融与科技之间的鸿沟,让金融是金融,科技是科技的发展状态有了进一步融合的可能性。而什么才是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最佳姿态?金融科技企业若仅仅只是把科技看成是一种工具,目的只是为了让金融更好地获取用户,进而延续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属性(这些属性包括理财、投资、保险等诸多方面);而银行单纯依赖互联网巨头的导流模式也难以为继,要从内部全面变革,构建远程银行体系。传统零售银行亟待加速全面数字化,建设新能力,包括生态场景布局能力、全渠道覆盖能力、超个性化的客户经营能力等。可以预见,未来的银行服务将嵌入到消费者的终生体验中,下一波银行业浪潮将包括客户所期待的一切:完全采用云技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放的生态系统、银行即服务平台、数据驱动的超个性化、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和大型科技伙伴关系等。(文字:吴立雯)
参考文献:
1.金融时报:《零售银行宜继续加速数字化转型》
2.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毕马威中国:《2021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
3.每日经济新闻:《第三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发布报告:远程银行已成为当下数字化银行发展的最新成果标志》
4.未央网:《金融科技的“新大陆”》
上一条:浪潮褪去,区块链将何去何从? 下一条:金科纵览2021年06月(总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