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交子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企业范围。
申报企业需满足《管理办法》第四条、第十五条相关指标要求。重点培育“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以及特色优势产业等省委、省政府确立的重要领域中的中小企业。优先培育主导产品属于《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或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填补国际国内空白,或与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中小企业。
其中,“十三五”期间已评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行业“小巨人”企业或已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不再申报。
(二)认定基本标准。企业需满足《管理办法》第五条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指标中至少一方面指标要求。
二、申报及复核程序
(一)企业申报。
企业编制相应书面申报(复核)材料报送所在市(州)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申报采取属地原则,如企业有项目咨询、项目申报等相关事宜请与属地工信部门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成都高新区:028-85170861
成都青羊区:028-86252440
成都温江区:028-82722657
其他区县联系方式请在原文查看。
(二)市(州)初审。
各区(市)县对企业申报(复核)材料进行初审,于2021年9月16日前将书面审查意见连同本地区申报企业汇总表、复核企业汇总表、企业编制材料(一式三份)报送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程序组织对企业申请(复核)材料进行核实和审查,择优推荐符合要求的企业,于9月18日前将书面审查意见连同本地区申报企业汇总表、复核企业汇总表、企业编制材料(一式两份)报送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复核材料报送省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三)省上审核。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按程序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申报(复核)企业及材料进行审核,形成拟定名单,并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门户网站公示。
(四)发布授牌。
正式发布认定企业名单,对2021年度新认定的企业进行授牌。
点击阅读原文
注:何为“专精特新”?
专是专业化,精是精细化,特是特色化,新就是创新能力强。“专精特新”就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定前提是未在资本市场融资(不包括新三板)。其中,全国认定的小巨人企业具有较大潜力。截止2021年7月21日,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达4762家,其中306家上市公司(占比6.43%),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分别有88家、128家、90家。
“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总体平移精选层的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2016年4月全国股转公司开始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实施分层管理,分为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2021年9月2日总书记提出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即升级为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三层,融资和企业培育形成北交所→深交所→上交所的发展脉络。利好基础层和创新层公司,扩容北交所,进而激发上交所和深交所活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让低成本资金流向实业。
一、“专精特新”概念演进
1.“专精特新”最早源于2011年7月,由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
2.2012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3.随后衍生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起源于工信部2018年11月发布的《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概念,是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对于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4.2020年7月,工信部联合16个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机制,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
二、政策青睐,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十四五规划、政治局会议等均多次提及“专精特新”这个概念,并将其与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的国家战略相结合,目前对于“专精特新”相关企业培育和支持的国家政策已经形成初步框架,兼具连续性和梯次性。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上一条:成都市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发布 下一条:科研人员经费管理自主权加大!科研经费管理新变化一览